上海文明的最大心理品性是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由于为
了争取自己的自由,所以在一起居住的上海人常常要拌嘴。因此,上海人的
宽容并不表现于谦让,而是表现于“各管各”。下层社会中也喜欢议论别人,
但他们知道,“管闲事”是被广泛厌弃的一种弊病。上海人很难在心底服从
一个号令,崇拜一个权威。
上海文明的又一心理品性,是对实际效益的精明估算。他们会为选择一
条省钱的路线而花费许多时间。如果这是发生在车上,车上旁边的人会脱口
告诉你一条更省俭的路线。
上海文明的另一种心理品性,是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
求。今天,不管是哪一个阶层,上海人对子女的第一企盼是出国留学。上海
人景仰文化,即使在文革动乱中,“文革”前最后一批大学毕业生始终是视
点集中的求婚对象。
续写上海新历史,关键在于重塑新的上海人。这关键是人格结构的调整。
上海人的丑陋性,大多失去了人格的浩大走向,智慧也变成了手上的一种私
人玩物。文化程度高的,染上沙龙气,只有雄词滔滔,找不到生命的激情;
文化程度低的,常堕于刻薄和戏谑。这个城市失去了烫人的力量,失去了浩
荡的勃发。上海人的人格走向应该是更自由、更强健、更热烈、更宏伟。它
的依凭点是大海、世界、未来。这种人格结构的群体性体现,在中国哪座城
市都还没有出现过。
精彩篇章推荐
1.道士塔通过追记了敦煌文物的流失,表明了作者对愚昧、麻
木的道士、官员的愤怒,对文明的浩劫的惋惜。
2.风雨天一阁讲述了一个藏书楼漫长而动人的历史。
3.上海人作者睿智而深刻地分析了上海人的人格结构,指出了
他们的优缺点,充满了对都市文化的反思。
4.寂寞天柱山天柱山是古往今来的大文人、墨客想终生归隐山
林的所在,它的魅力在哪里呢余秋雨以灵动的笔端展示了他的思考。
5.西湖梦作者选取了几个座落在西湖边上的著名历史遗迹来透
视知识分子的人格,赞美了苏小小的生命意志。
6.笔墨祭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者从这里出发,发
掘书法和中国传统人格的形成的关系。
精彩语言辑录
废墟有一种形式的美,把拔离大地的美变成依附大地的美没有废
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
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张岱的劳作,使我们看到了一种有趣的“夜航船”文化。在缓慢
的航行进程中,细细品尝着已逝的陈迹,哪怕是一些琐碎的知识。不惜
为千百年前的细枝末节挣得脸红耳赤,反正有的是时间。中国文化的进
程,正像这夜航船。
荷马史诗
作者:古希腊荷马
成书时间: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形成演唱本史诗形式;公元前6
世纪成为文学定本;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整理成今本。
类别:史诗
版本推荐:伊利亚特傅东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奥德修记杨宪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欧洲文学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荷马史诗则是这一源头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的甘泉,它启迪着后世诗人丰富的灵感,促成了无数杰作的诞生。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又
译奥德赛,相传为公元前9世纪左右由一个盲诗人荷马所作,但诗人
的生平已不可考。
荷马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20世纪特洛亚战争后流传在民间的神话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