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个时空中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oo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
而这也正是朱宜锋所要致力解决的。但是如何解决这一切呢?
“教育!教育才是解决一切的问题的根本!”
只有教育!
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解决这一切,否则即便是给所有人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恐怕也看不懂,更不可能引起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但是普及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先必须要解决的是师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教育就是容谈。
按后世的统计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间开科一百一十二次,进士一共录了26849人,平均每年约97人。又有多少举人呢?十万余人,平均每年也就四五百人。现在全国的进士、举人有多少?
尚不足万人!
那就有多少秀才呢?
“……年岁各异,下至十几岁长至七十余岁高龄的秀才大应不下数十万人,以湖南为例,湖南贡院有考棚85oo间,每次乡试时,实际参加考试的考生为8ooo人……”
在回答汉督的这个问题时,身为礼部主事的林治平特意瞅了一眼汉督,难不成汉督准备重开科举?
不过现在想要重开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至少现在于武昌没有合适的地方考试,武昌贡院与武昌城一样皆毁于贼之手,重建时汉督于7oo亩武昌贡院旧址上建的是文山义熟。
这事儿不好办啊?
“也就是说各省差不多有1万秀才,平均五十个童生里取一个秀才,全国差不多有2o万秀才,全国有童生千万……”
若当真如此的话,那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可真不少,千人童生……确实不少了。
“主公,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湖北、湖南皆是文风兴盛之地,而北方诸省则是文明不盛,其读书人自然相对较小,以臣看来,全国秀才应不过十万,童生不过六百万!”
6oo万也不少啊!
从烟盒中取出一根香烟,点燃香烟,朱宜锋默默的寻思着,若是全国有6oo万童生的话,那么确实有推行义务教育的可能——6oo万童生接受的或许是传统的儒学教育,但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为聪明的人才。
这一点是工部学堂、礼部学堂武昌专门学堂中接受西式教育的少年身上得到充分的印证,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英语,学会数学以及其它现代知识,现在府中的许多官员,虽说也是童生出身,但是在最长一年的培训中,他们同样能够学会许多现代知识。
毫无疑问这些人大都是智力极为出众的人,否则他们的家人也不会送去读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得起书,但凡寒窗苦读者有几个蠢人?凭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必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数学、地理、基础物理等科目,从而也就有了可以教授他人的学识。
进而通过他们去培养一代新学生,从而为将来的变革打下坚实的基础,改革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教育上的全面改革,谈何变革?
“若是把这6oo万童生变成6oo万教师的话……”
那么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于中国推行全面的义务教育。当然,于现在的中国推行教育并不需要6oo万教师,只需要其中的两百万人,就足够于建立普及到全中国每一个人的义务教育体系,令每一个适龄儿童可以接受教育。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2oo万人将是新政府的拥护者,利益决定了他们会成为新政府的拥护者,因为他们领取着新政府放的俸禄。
不仅如此,他们以及他们的学生们都会成为未来新政的拥护者,从而减轻将来变革所面对的压力。教育可以改变一切,教育不仅仅可以提高国民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出一大批新政的拥护者,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国家。
“裕达,我有一个想法……”未完待续。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