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之首的孟尝君有个门客名叫冯瑗,为孟尝君去封地薛城收债,冯缓非但没收回债反而把全部的债券都当着那些债户的面给烧毁了,孟尝君很是恼怒,听冯缓一番解释后依然不悦,后来孟尝君与齐王不睦,罢相退归薛城,薛城百姓扶老携幼相迎,孟尝君这才感受到当年冯谈毁券收买人心的好处,这就是著名的“狡兔三窟”的典故钟太监不是那种大字不识毫无自知之明的糊涂太监,心里也隐隐担心自己离开杭州之后这生祠会被人给拆了或者挪作他用,他原打算是托张其廉、包涵所等官员帮忙照看,但他也知道自己与这些官员并无深交,若他回京能居内廷高位掌大权,那么杭州的官吏自会奉承,根本不用担心生祠被拆,可一旦居冷门监局,谁还会搭理他,这时听了张原的一番话,豁然开朗,尖声大笑起来,道:“张公子堪称咱家的良师诤友,咱家听的,既然杭州百姓称咱家为西湖功德主,那咱家就再做一次大善事,建一个养济院一”太监笑声有点瘪人,尤其是在静夜里,简直夜枭一般,张原听得寒毛直竖,幸好钟太监很快就不笑了,道:“张公子,建养济院要好多银子吧,咱家虽有些积蓄,可也不能全贴进去,明年回京还得四处打点呢。----手机小说站点..”张原微笑问:“公公肯出多少银子买名声?”
钟太监思付片刻,咬咬牙道:“不超过一万两的话,咱家还能筹措。”张原道:“那公公就出九千两银子吧,公公,在下还有点si心,想请公公相助。…,
“si心?…,钟太监笑呵呵道:“咱家能帮得上的会尽量帮。”人有si心才好结交嘛。
张原道:“宝石山下养济院,公公若独自筹资兴建并收容救济那些病残孤独,怕是一万两银子还不够,而且公公一人出银太多还会被一些人议论公公贪墨,我以为公公出银八千两就足够,另外的钱物公公可向杭州城中那些官绅富户劝募,有公公首倡,再募集上万两银子应该不是难事,以后公公回京,这养济院还得交与官府管理,但只要有焦状元的碑记在,那筹建养济院的仁义名声就永远是公公的一”“张公子深谋远虑,想得周到,想得周到。
”钟太监连连点头,尚存的一点顾虑这下子也彻底打消了。
张原又道:“前日我曾对公公过,我族叔祖在山阴建了一个义仓,由我充当社正,但我年幼位卑,至今才劝募到几千石粮一”没等张原把话完,钟太监就已明白张原的“si心”笑道:“咱家明白的意思了,劝咱家出银九千两,建养济院八千两,另一千两捐给山阴义仓是吧,原来这便是的si心,哈哈”张原作揖道:“请公公成全。”钟太监感慨道:“张公子,咱家虽是内官,却也知书达礼,这么多年从朝廷到地方,阅人多矣,还真是没见过这样没有si心的,有古贤人之风,让咱家由衷敬服一咱家先前了,一万两以下咱家承受得起,咱家就出一万两,八千建宝石山养济院,二千助山阴义仓。----手机小说站点”银子由一千变二千,张原当然高兴,钟太监他没有si心这绝对是错看了他,人怎么能没有si心呢,只不过他眼光壮阔深远一些罢了,当下深施一礼:“公公高义,张原代山阴受灾民众拜谢公公。”钟太监拉着张原坐下,笑道:“咱家捐助两千两银子,那是要留名的,到时写那山阴义仓记得提到咱家的义举。”
张原笑道:“那是自然,但公公这二千两银子还是折算成米为好,如今绍兴、杭州米价腾踊,往常一两银子可买两石米,现在只能买一石,但松江一带却未遭受旱涝灾害,米价稳定,公公是否可以派两艘官船去松江购买四千石粮运至山阴,这样山阴百姓受惠更多?”松江米价虽比山阴便宜近一半,但若是民船、商船去买米,从杭州到嘉兴就有五个税关,把米从松江运到山阴,税费、船费、佣工费也差不多抵得两地米粮的差价了一钟太监摇头笑道:“张公子张公子,的糁明无人能及,咱家偏偏就喜欢的精明,只管在南屏草堂专心求,除了向焦状元求那篇碑记外别的都不用操心,待下月底回山阴,必有四千石米随一道还乡。”张原今夜游钟太监,动钟太监出万两巨资,若是以四百年后的人民币来衡量,万两白银大致相当于七百多万人民币,杭州织造署虽油水足,但万两白银对钟太监来显然不是数目,可钟太监捐出这样的巨资非但不肉痛,反而心情愉快,这就是张原的本事。
答应了要为钟太监求焦珐写养济院碑文,张原不敢怠慢,心里想着该怎么向焦老师开这个口,这事一定要办好初九这日,张原参加了宝石山钟太监生祠迎塑像、受香火的仪式,浙江省的三司大员都来恭贺,秦民屏带着八名土兵去灵隐寺把钟太监的木雕像抬到宝石山上,自来生祠都是造福一方者离开后,百姓感怀其德,这才建祠纪念,钟太监还在杭州,生祠就已建好,还自己亲自参加迎像上香,这真是奇闻,东阳木雕匠人手艺精湛,依着钟太监的模样造像竟有五、六分相似,装束打扮依那三宝太监郑和的模样,沿途颇有民众围观看热闹,没看到有顶礼膜拜的,窃笑腹诽的倒很多,所以钟太监一离开杭州其神像就被拖出去当柴火烧了的可能性很大,所谓杭州百姓称钟太监为西湖功德主是张原当日杜撰的,但若养济院建成,钟太监就真是西湖功德主了,百姓会感其恩德的,宝石山生祠或能长久一焦珐年事已高,不能象黄汝亨那样每日上午到居然草堂授课,三日来一次,接受诸生问难,九月初十这日上午,须发如雪的焦状元来到居然草堂,在座诸生各以本经向焦状元提问求解惑,焦珐思路依然敏捷,易、书、诗、礼、春秋,问必答ps,诸生平日的疑难一朝豁然而解,欢喜自不待言一一一张原的本经是春秋,他的提问是关于春秋的辨体,焦珐指点道:“夫春秋虽为褒贬时事而作,然亦有不尽然者,有人事断者、有论理者、有辨疑者、有公世者、有发明者、有重教者、有重戒者、有征验者、有感慨者、有属望者、体各不同,难以律视。芶于此不明,作文必不入式,yu其科目,胡可得也?近来断体能言之,至于他体,则懵如也。间有识者,要亦暗合,非能真知其的,各标榜之,故自不犯之也。芶体一不合,则文字虽加,允无入选之望,故是经,诚以辨体为急”
当下焦珐见各体一一道来,在场习春秋的诸生都觉茅塞顿开,有贯五经的明师指点,一个时辰抵得自己苦数月。
这日傍晚,张原和宗翼善去雷峰塔下包氏南园拜见焦珐,他二人算是焦站登堂入室的弟子,可以随时去请教书、作文时遇到的疑难,不过今日张原却是去求焦老师为钟太监养济院写碑记的,一路上张原都在思索措词,又与宗翼善商议,知道要服焦老师写这篇应酬文绝非易事一张原与宗翼善走过石林假山、溪涧桥粱,见焦珐正由其子焦润生陪着在一座单拱石桥上看流水,不远处的雷峰塔在夕阳下折射着光辉,见到张原二人来,焦珐微笑道:“二人疑难最多,讲堂上没有问完吗?”
张原道:“老师,生早两年书少,疑惑也少,今书愈多,疑惑也愈多,何故?”
焦珐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不能全在书本里寻求解惑,还得以行来验证。”
既有这个契机,张原便直接切入主题,道:“织造署钟太监因为此前帮助石柱宣抚使马千乘洗脱冤情一事上与生有些交情,马将军感钟太监恩惠,又得钟太监讽谕,便为其在宝石山立生祠,生觉得这是劳民伤财之举,却又不好规劝…”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