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恍忽之间,韩庚不禁一屁股坐到了土地上,怅然若失的喃喃自语道:“韩国完了。”
“韩人连自己的武器盔甲都不爱护,韩国的将士连自己武器盔甲都不爱护,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军队,还有希望吗?”
“没希望了,一切都完了。”
……
魏国的情况,与韩国基本上如出一辙。
韩魏两国的黎庶们为了锻造武器挣钱,想方设法,甚至于不惜砸锅卖铁,把自己的锄头、镰刀、菜刀等等东西都融化之后,再冶炼成武器,卖给商人。
诚然,韩魏两国也想过一些方法阻止,却都起不到任何的效果。
当人们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韩魏两国的“肉食者”们,应该庆幸国人没有揭竿而起。
而这,恰恰是庆忌想要看见的事情。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三十一年,即公元前483年,农历七月。
经过半年的筹划工作,庆忌认为,灭亡韩魏两国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庆忌下达了吴军东出的命令。
庆忌拜孙武为大将,率领步骑十万人,浩浩荡荡的出崤函,经由河东郡发动灭韩之战。
又拜伍子胥为大将,率领步骑十万人,从颍川郡发动灭魏之战。
吴国二十万大军,要一口气荡灭韩魏两国并不是难事。
吴国的灭韩大军一路所向披靡,基本上没有遭到像样的抵抗。
毕竟,时至今日,韩人的民心已经沦丧,他们不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了。
再加上连最基本的军粮都筹措不到,韩军将士如何作战?
当孙武率军进抵野王的时候,倒是遭到了韩军的抵抗。
驻守在野王城的,正是韩国太子庚,以及韩军区区的五千人。
这仗还怎么打?
有鉴于此,孙武认为,为了减免将士的损伤,可派人到城里跟太子庚和谈。
但,太子庚却是断然拒绝了孙武的好意。
孙武正准备对野王城发起进攻的时候,一个来自阳翟的消息,打乱了他的部署——
“韩君……降了?”
孙武愣了一下。
还没有兵临城下,韩不信居然就已经打算归降?
为了一探究竟,孙武留下部分兵马,跟太子庚麾下的韩军在野王对峙后,自己则是率领数万大军直奔韩国的都城阳翟。
当孙武兵临城下的时候,听到风声的韩不信,就举行了投降仪式,赤着上身,背着荆条,一手牵着羊,嘴里叼着一块美玉,领着韩国的公卿大夫出来迎接吴军。
这是典型的投降仪式了。
孙武忙不迭的为韩不信解下其身上的荆条,并给他披上了一件外衣。
“武安君,韩国……愿降!”
韩不信可谓是极尽可能的放低了姿态,向孙武卑躬屈膝。
以至于,事先韩不信都没有派人去跟吴国谈条件。
无条件投降吗?
不一定。
毕竟庆忌一向是有容人之量,能善待亡国之君的。
韩不信这样“大义凛然”的无私行为,反而能让庆忌高看他一眼,继而不会亏待他。
老谋深算的韩不信,可谓是一个聪明人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