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嘿嘿,还不是个由头,好找你出来吗,年年看着那些红梅都腻死了,再说今年的花可比往年开的少。”陶心慈做了个鬼脸笑道,“去梅院里也不像现在这样只有我们两个人,你也不喜欢那些人聒噪,现在咱们两个人这样清清静静说话多好。”
陶家的庶出的女儿多,嫡女只有陶心慈一个,因此隔房的庶女们都喜欢暗地里连起手来针对陶心慈,每回沈幼瑷来陶府都会遇到到一两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姑娘,对陶心慈明里暗里的嘲讽。
沈幼瑷平复了一下呼吸,又端坐起来,一边整理衣服道,“说的也是,年年都来,说辞也都没有变过,我都瞧着累了。”
“可不是吗,看戏的人都累了,唱戏的一点也不烦。”陶心慈讨厌她们,说话也毫不留情。又用手碰碰沈幼瑷,水润润的眼睛看着她,“听说你家那个妹妹最近做了几首诗很出名呢,大家都在夸她呢。”
沈幼瑷想了想赞同道,“那诗确实不错。”
“你,你怎么一点儿也不担心啊,我可是听说首辅夫人都是极为欣赏她,这几个月你是没有出去,不知道那些人说话可难听了。”陶心慈皱起眉毛,为沈幼瑷抱不平,“不过就是几首诗吗,我的幼瑷姐姐可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那几首诗不仅在内宅遭到贵女圈的热捧,后来传出去之后,在国子监的学生中颇有名气,沈幼莹俨然有了京城第一才女的架势,渐渐的便流出沈幼瑷的文采不及沈幼莹。
沈幼瑷一勾唇角,似毫不在意。
陶心慈见沈幼瑷丝毫不放在心上,心里更急了,外面谣言四起,沈幼瑷怎么坐的住。
她焦急的望着沈幼瑷,漆黑的瞳孔满是担忧。
沈幼瑷见了不由心中一暖,道,“有什么可担心的,她名声再好也是出自沈家。”
陶心慈一扁嘴,站起来插着腰道,“好,好,就我是小人心思,你们是君子,要不是听到她在外面明地暗里挤兑你,我才不会帮你说话。”
沈幼瑷想当然的以为这是沈幼莹的的一些小心思,并不放在心上,何况传出一府两姐妹相争,名声有什么好呢。
“你可没说我不劝你,你还是小心你那个妹妹,我看她心思大的很,也不是个善茬,别吃了她的亏。”陶心慈边说边剥了一些干果,表情有些怏怏不乐。
沈幼瑷自然知道她是想起了陶府的那些糟心事,握住她的手,挑眉笑道,“多谢慈儿关心,我心里知道的,她要争便争好了,难道在慈儿心中我就是任人欺负的软包子吗。”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