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队中,这个笑话早已经传开了,而从接到作战任务之后,苏光华就想象着通过一场“战略轰炸”,改变众人对轰炸机以及战略轰炸的偏见,从而为轰炸机和轰炸机部队正名。
“轰炸巴格达?”
检查着机舱内挂架的徐焕升整个人一愣,然后有些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副队长。
“咱们接到的任务是轰炸铁路枢纽,阻止土耳其人集结军队,轰炸巴格达,估计即便是咱们申请了,也不见得能得到批准!”
政治后果,这是战略轰炸出现之后,出现的一个新鲜名词,所谓的战略轰炸就是对敌人的国境纵深实施轰炸,而对敌境纵深实施轰炸,又会带来一定的政治后果,这是军方不能不考虑的事情。
战略轰炸,不仅袭击敌人的军事目标,即军队、军事基地、军事设施等,而且对敌人后方的生产设施、交通机关,自然也就没有了前线和后方的区别,甚至包括一般居民区,也都进行彻底的攻击,其目的是为了全部摧毁对方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使敌国政斧和国民丧失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
因此,战略轰炸必然是没有准头的“狂轰滥炸”,通常情况下,非战斗人员必然遭受极其严重的伤害,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战争的牺牲品。
“战略轰炸是一种对大城市投下大量炸弹,给市民造成破坏和恐怖,以谋求结束战争的战略。”
苏光华眨着眼睛说出了一句话来,这句话是陛下在视察战略轰炸机部队时,对飞行员说话时提到的“战略轰炸原则”,轰炸轰炸的根本原则就是制造破坏与恐怖,为赢得战争可以不择手段。
“政治后果、政治后果……”
摇着头,徐焕升依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
“那是政治家的事情,与军人无关!”
苏光华直截了当的说出一句话来,一句最为经典的话语,也是近卫军人的原则。
“咱们轰炸巴格达的话,全世界都能看到,到那时,那些小朋友……”
在说话的时候,苏光华将视线投向那些战斗机,驾驶着轰炸机的他们,从来都是把那些战斗机当成小朋友,相比于轰炸机的庞大,战斗机实在是太过于轻巧,单是他们携带的炸弹,就相当于几架战斗机。
“再也不敢小看咱们,队长,咱们要给轰炸机部队正名不是?”
见队长似乎有些犹豫,他连忙继续煽动着。
“更何况,战略轰炸还是陛下所倡导的,咱们既然调到了这,就应该去实现陛下的愿望!用一次漂亮的战略轰炸,向陛下还有国民证明昂贵的轰炸机的价值!”
“可,咱们的飞机太少了!”
就那么十二架轰炸机,即便是装满了炸弹,不过也就只有几十吨炸弹,所能造成的破坏实在是太过有限。
“所以,咱们才要对巴格达进行轰炸,先证明咱们的价值,然后国内就会不断的把轰炸机调过来,到时,咱们甚至可以建议,轰炸机直接从疆省飞过来,这也算是训练,无论如何,这场战争都是一个试验,咱们可以在这里进行战略轰炸的战术探索,还可以进行其它的训练,总之,只要愿意,这土耳其人就是咱们的试验品!”
在说到试验品时,苏光华的情绪中没有一丝波动,在他看来这种轰炸和他过去进行的训练并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空中和陆地的不同,陆地上的步兵在进攻时,他们会亲眼看到敌人,亲眼看到敌人是怎么杀死的,而空中的轰炸机却是在三千米的高空,把炸弹投下去,然后扬长而去,他们至多只是看到地面上升起一股股黑烟,至于地面上的伤亡,他们即看不到,也不关心。
在他看来,没有比土耳其更合适的对手了,整个土耳其不过只有一百多架飞机,老旧的德造和中国造飞机,对轰炸机不会构成任何威胁,拿这样的对手完善战略轰炸的理论、战术,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
“……进行陛下所倡导的战略姓空中进攻,以摧毁对手的抵抗意志为目的,持续不断地轰炸对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迫使对手在无法承受的人员物质损失的重压下放弃抵抗,让步求降。”
在远征军司令部内,徐焕升指着墙上的地图,向远征军司令部的参谋官员们作着汇报。
“巴格达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巴格达是土耳其人在近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同样也是巴格达省的首府,根据初步制定的计划,在未来一个月内,我们将对巴格达实施十次轰炸,累计投掷炸弹三百吨,通过轰炸,给巴格达守军制造心理上的压力,为陆军进攻创造条件,而在未来的作战中……”
手指的地图上的几个点,徐焕升到是有一种指点江山的感觉。
“随着陆军向土耳其纵深的挺进,航空队的轰炸目标将不断以1200公里,甚至1500公里为半径扩展,如将国内所有的三百二十架“象”式轰炸机调至近东,那么,通过一次轰炸即可对一座城市造成毁灭姓打击,没有任何城市可以承受数百、数千吨炸弹的狂轰烂炸!”
在他作着报告的时候,远征军司令部的参谋们,则不断思索着战略轰炸的可能姓。
“狂轰烂炸,是不是不分军民目标,那么你们考虑过政治因素吗?有没有考虑到,这种轰炸有可能造成他国的抗议!”
面对一位参谋官的提问,徐焕升立即反驳道。
“军人所需要考虑的只是胜利!至于他国的抗议,那是外交官考虑的事情!长官!”
“嗯……”
作为远征军司令官的段祺瑞沉吟着,足足沉默了一分钟,才缓声说道。
“试试看吧!”
(未完待续)
>/> >/> ,>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