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卑未王时’,臣集军权、政权于一身时,也多被猜疑。臣深知其苦衷,唯有废寝忘食地为国尽忠,才能聊以忘忧。所以,臣想李尚书如此做事也一定有他的苦衷。”
“相父是不肯帮我?”刘禅眼中有泪,“先父若是如此,相父又会怎样?”
“我只是尽职办事,若李尚书确有不当,我定秉公处事。”
凡事“欲速则不达”,李严一心要巩固自己的权势,广树党羽,结果触动多方利益,成了朝堂中公愤的人物。
李严的军事才能要比自己做官的权术差得远,没有什么功绩,没有什么明确的法度,任人唯亲,三军将士多有不服。更有魏延、吴懿者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吴懿把诸葛亮临行时嘱托的话对魏延讲了,魏延就对三军将士讲了,三军将士就对蜀国的百姓讲了。于是,李严是卖国小人的事,就铁板钉钉,众口销骨了。
曹魏起初得知诸葛亮北伐占据了武都、阴平,担心蜀国近期再次出征,就加派了雍州城的防守。
后来得知尚书李严代理军权,司马懿大笑,“蜀国是要亡了。”他对魏明帝说,“李严是一个庸才,身居要职,必然众人不满,懈怠职守。不出几年,蜀国就是个千疮百孔的空壳了,到时我们只需轻轻地呋口气,蜀国就碎了。”大司马曹真却不这样想,“我看未必。吴蜀交好多年也不过是互相利用,吴国留着蜀国,是把它当作制衡魏国的一枚棋子。如果已经是颗废子,吴国就会接手。到那时,吴国占据南面半壁江山与魏国抗衡,事情会变得很麻烦。”
两个人都是顾命大臣,又都是智勇双全的猛将,曹睿哪个也得罪不起,和了几铲子稀泥,擦了把汗说:“都是治国良言啊,还是再观望一段时期再说吧。”
曹真得知蜀国被李严作践了个七零八落,再度上书给明帝,说再不进军,恐为人做嫁衣。曹睿采纳了曹真的建议,分军三路进攻西蜀。
这是曹魏在蜀国三次北伐之后,第一次主动发起反击战。
司马懿主动要求率军奇袭子午谷。对于子午谷,司马懿是既忌惮,又有所期待。十几年前,曹操测试子午谷,士兵被迷惑后离奇失踪的画面,司马懿历历在目。当时他就觉得蹊跷,又不好表现得太过热衷。因为他了解曹操是个多疑的人,若被觉察到自己太过精明,怕以后没的宁日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