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洛阳以经不在是中原最重要的城市,但毕竟曾是古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因此尽管金军南征抽调了大批的兵力,但在洛阳还留有一万多人驻守,并屯集了大量粮草物资。
在赵月如突袭开封府的时候,烧毀了开封府里储存的物资,于是又从洛阳调来大量粮草物资补充。现在洛阳还有七千左右的兵力,还屯有相当一部份粮草物资。高震正是希望夺取这一部份物资,为已所用。
因此在攻取了郑州之后,高震亲率一万五千人马,不理其他县镇,直取洛阳。
洛阳的守军做梦也没想到宋军竟会调转过头来攻打洛阳。吓得心胆俱裂。七千人马如果守一般的州城或许免强还够,但守洛阳这样的大城,连城墙都难以站满。因此在守城行不通的情况下,洛阳的守将刘涛免强带领五千人马,出城迎战宋军。
宋军现在心气正足,而金军不过是守卫內地的二流人马,实力又如此悬殊,因此那里是宋军的对手,结果两军一经接触,金军就被宋军杀得大败,丢盔弃甲,狼狈而逃。五千人马也拆损大半。刘涛虽然逃回了洛阳,但也被宋军吓破了胆,再也不敢在城中拒守,连夜弃城而逃。
而宋军乘胜进军,攻占了洛阳。而河南府的其他县镇也纷纷向宋军投降,没过几天,整个河南府全境都被宋军收复。
捷报传到杨炎手中。杨炎也不禁大喜。连同赵月如,也是激动万分。
虽然洛阳现在的战略地位也远非汉唐时代所能比,而且在收复开封府的战役中,洛阳的价值并不大,仅仅只是保证侧翼的安全,但收复洛阳的政治意义却非同小可,这里不仅仅只是大宋昔日的西京,更为重要的是,大宋南渡之前的皇陵就设在洛阳,在这里一共埋葬是宋徽宗以前的七位大宋的先君。
因此杨炎立刻写信给高震,让他代替自己,准备五福祭礼,祭扫大宋先帝的陵墓。这一点可一定不能忘。同时又命用八百里加急,将这份捷报传回建康府。
建康府的大宋朝廷在收到这一份报捷之后,朝廷上下也是悲喜交加。因为这一次收取洛阳可不同于上一次赵月如突袭开封府,而是基本上永久性的收复大宋昔日的西京。大宋自从立国以来,非常重视孝道,在洛阳被金军占领的时代,那怕是在双方签订议和之后,大宋每一次派遣使臣祭陵,都必须得到金国朝廷的同意,才能进行,因此也饱受金国的刁难。
在大宋南渡之后,中原一带兵荒马乱,洛阳的陵墓都遭到了盗掘破坏,而金国出自于破风水角度的考虑,对这种行为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或明或暗的鼓励这种行为。在绍兴九年(1139年)大宋曾派判大宗正寺的赵士褭和兵部侍郎张焘为使,赴洛阳扫陵。回来之后,两人上报赵构道:“金人之祸,上及山陵,虽殄灭之,未足以雪此耻,复此雠也。”
而现在,大宋终于收复了洛阳,做为赵氏的子孙,赵忱可以堂堂正正派遣使者却拜祭大宋的历代先帝,并且重新修膳各代先帝的陵墓。同时南渡之后驾崩的几位皇帝也可以迁入洛阳,与先君一起安葬。就凭这一点,赵忱虽然是由藩王入主大位的皇帝,但也可以无愧于大宋的列位先君。
因此内侍在大殿上宣读这一条捷报的时候,有不少大臣都禁不住当殿痛哭起来。
赵忱立刻下旨,再度嘉奖杨炎,以及这次收复洛阳的功臣高震,同时又命人准备重大的祭祀典礼,要向祖庙祭拜,告慰历代先帝的在天之灵。
随后赵忱又作出一个重大体决定,要御驾亲行,亲临前线看着宋军收复开封府。同时还要亲自去洛阳扫陵,祭拜大宋的历代先君的陵墓。
这一下又引起了朝中的一扬轩然大波,众大臣对此也是议沦纷纷,自持己见。但这一次赵忱的态度十分坚决,不容异议。而韩彦直、王炎等人也觉得皇帝亲临战场,可以鼓舞士兵的士气,也有利于宋军攻取开封府,因此也沒有反对。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