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0秒以后,就将迎来另一个批次的印度战机迫近,所以威胁只是非常短暂地解除了而已。
此刻烦躁的扎里克低头看了看雷达显示器,中国预警机的高度已经跌落到了4000米,比她洒下的成片的干扰箔条还要低些,这条干扰带比一般的战斗机能够制造的大得多。现在这些箔条还在遮挡目标,他必须集中所雷达能量才能看清那架飞机。
“他们在生死一线的时候,总是能玩儿出些花样。”他心中这么想着,“刚才那一手真是太炫目了。”尽管有些失望,他还是对对手的反制表示了肯定。
西南的那部地面的火控雷达仍然紧盯着苏30mki,不过现在扎里克上尉已经不再将其当做主要威胁了,他已经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并不是红旗9或者S300那样的系统,那只是虚张声势的开机而已。作为印度空军中的少数几名钻研过空战一体理论的飞行队长之一,他地对空地对抗的要害自然谙熟于胸。真正致命的地空导弹阵地,是不会在射程外开启照射雷达进行跟踪的,只有最业余的指挥官才会那么做。而从最近的战况看,中国的地空导弹部队都是些老手,他们击落了这么多的印度战机,靠的就是地面指挥员对开机时机的精确掌握。他们表现的如此外行,他宁可相信那是在虚张声势。
有一瞬间,他几乎才出了敌人的每一步动作后面的意图,至少他们的三军数据链不是假的。之前他认为印度和中国同处于类似的,仍然在摸索空地一体战的阶段,也就是说,对美军提出的新型战场指挥模式仍然处于怀疑和有限调研的程度。现在看起来,中国军队的指挥能力已经跃上了台阶,这使得他们可以用如此单薄的兵力对抗整个印度的战争机器,虽然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这架孤独的预警机露出了破绽,但是也只有北约而非印度,能看到这一点。
上尉压制住烦躁的情绪,现在他必须孤注一掷将这家预警机打掉,尽管这架空警并不是战场上的主力,而那架防卫严密的2000型指挥机上,几乎可以肯定有一名高阶将领坐镇,但是击落这架200型,就可以打破中国人紧凑的值班体制。他们现在靠着一架空警2000和几架平衡木系统,维持着24小时的战场监视,击落其中任何一架,都将破坏整个体系,进而对战争胜负带来积极的影响。
目标已经进入R77导弹的射程,上尉激活了所有4枚导弹,但是没有急着攻击,他知道自己已经突破到了防御疲软的边境地区,附近徒有几座守卫机场的近程防空系统而已。
雷达告警发出新的威胁警告,那架被甩出几十公里的中国歼11战斗机从5点钟方向扫描自己,他记得这架飞机已经发射了4枚中距弹,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了。他立即命令僚机“巴亚”退出追击,转而拦截那架歼11,以保证自己的全力一击。僚机迅速转向,向那架暴露位置的中国飞机迎头飞去。现在,这里只剩下了上尉与目标做一对一的较量了。
预警机上的中国中尉可以看到整个空中态势,2个批次的威胁变成了1个批次,进而变成了1架。最后的这架敌机迟迟没有开火,这恰恰是最危险的一钟情况,这说明他一直担心的那名老手,就在这架飞机上。
两架飞机的僵持在读秒中进行着,时间犹如定格,白沙瓦的地面指挥部已经更新了新的情报,确认这是三架从旁遮普起飞的三倍音速中队的战斗机。
三倍音速中队是一个常年在北部与中国空军对峙的中队,但是情报部门对其战术一直不太了解,因为她曾经一度解散过。实际上这是一支老牌的侦察/截击部队,在中国空军仍然在驾驶歼6、歼7的年代,这个中队已经装备了中国空军难以拦截的米格25,而其战术灵魂来自于那个时代。那是一种既不花哨,也不逞能的战术,有的只是一招致命的凶狠。
扎里克一直在留意战场上新的电子威胁的出现,他深入敌后所能看到的只是雷达有限的视野,和一部被动感知/分析战场电子信息的显示器,通过它,可以有限地知道新的威胁出现的方位和大致性质,但是很难知道距离。
“中队长,我们是不是可以开火了?”后座的飞行员提醒道,他以为中队长有些迷糊了,现在所有的4枚R77导弹都已经可以发射了,而前面的敌人仅仅是一架缓慢笨拙的4发涡轮螺旋桨飞机。
“再等等,我们必须等到最好的机会,彻底摧毁她才行。”
上尉知道自己的攻击窗口非常的漫长,但是要摧毁一架四发且低速的飞机并不算容易,至少需要有效击中2发,如果能打断机翼显然是最理想的结局。
他研究过不久前,巴基斯坦的一架雷电mkii偷袭a50i的战例,那架战机发射的中距弹没有能击毁预警机,最后在视距内靠着格斗弹才勉强将那架预警机击落,实际上那架预警机上的大部分人都活了下来,这些人后来大部分被补充到了地面指挥中心,有一些上了Emb145型预警机。而扎里克上尉心中希望的,是一次真正的全歼,也就是说将机上那些渐渐成长起来的老手一锅端了。他知道,中国人可以很快地补充一架预警机,但是熟练人员的补充肯定不是那么容易的。
中尉仔细看了一眼数字地图,这一带都是山区,但是偏西也有平缓的部分。他告诉飞行员稍稍转几度,朝向一片地势平缓的区域飞去。能不能在一片漆黑中迫降他不知道,但是总比在一片高山中被击中的好。
“敌机发射导弹了,”有人喊道。飞机刚刚转弯完毕,后方的敌机就已经开火了。
“数量?”
“一共两枚……现在,第三枚……第四枚。”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