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辛亥大英雄 > 第五八零章 戴雨农出马

第五八零章 戴雨农出马(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杨度回到南京总统府时,黎元洪也已经提前回来。坐在书房捏着报纸看上面关于列宁死讯的消息,见到他扬扬手道:“皙子来了,报纸看了吗?”

这段时间关于列宁死亡的消息铺天盖地都是,和国内报纸平淡叙述不同,欧美那才叫激烈。英国人拍手叫好,还有商人花钱买下头版庆祝。德法却出现设立灵堂悼念的事情,美国也有不少人自发组织起来进行悼念活动。杨度算看出来了,不管怎么说列宁都是个伟人,起码全世界的工人都应该感谢他,如果不是苏维埃无产阶级的建立,工会这个组织还会继续遭资本家的强烈打压,剥削工人的情况将更严重。但因为无产阶级专政出现,世界性工人运动和革命浪潮此起彼伏,欧美各国在工人问题上谨慎很多。

两人聊了会列宁死亡的余波后,杨度把来意说了遍。“迁都倒也不难,改回总统制不是小事。”黎元洪眯起小眼有些犹豫,虽然他能成为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一口气连任三届都要感谢杨秋,但太平总统当惯了,总想留个好名声熬到下台,如果最后时刻挑起府院之争收回总统权力,岂不是美名又没了?

杨度微微翘起嘴角,明白他的心思,说道:“度倒是觉得,此事不仅不会影响大总统您的名声,反而会被更多人拍手叫好。”

黎元洪瞪他眼,改体制收回国会权利还有会人叫好?这不是寒碜自己嘛:“皙子就别拿老夫开玩笑了,我有几分本事自己最清楚,若说帮辰华拿回权力也是应该,只是改国体风波不小啊。”

见他犹犹豫豫,杨度继续说道:“大总统您错了。总统制和国会制都是共和,不算变国体,无非是谁权力大的问题。法国至今也是总统制,国会同样可以监督总统府以防权利滥用。再说了。要是接您班的是个庸才,您一改必定会被人戳脊梁骨,可副总统他高瞻远瞩,手腕非常人能比。拿到大权后定然能将我国带入欧美之流,将来人家还要夸您给铺好路了呢。”

黎元洪想想也对,如果接手的是别人他肯定不放心,但杨秋的本事已经有目共睹,让国会牵住他的手脚反而不利于国。而且能连任三届他也早已心满意足,借机会帮帮,将来下台也不会人走茶凉。何况就算自己不动手。杨秋也肯定要走其他路,都到了这个份上何必枉做小人呢。

杨度说完还把构想好的计划说出来,得知民党胡汉民和穷党有勾结,黎元洪很生气的,但也觉得是个好机会。国社毕竟是杨秋当家,只要他默认相信党内反抗声不会很高。共和党现在是汤觉顿当家,梁启超那帮人也都老了不顶用,唯有民党还有些势力。尤其在南洋发展很好。可南洋太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他们乱来损伤的还是华人。现在苏门答腊油田问题才刚定,要让他们收敛点莫要破坏大计才行。

两人商量好后,杨度连夜把黎元洪答应的消息发给杨秋。杨秋也松了口气,立刻以开会的名义把宋子清等心腹连夜召来想听听他们的想法。

迁都大家都没意见,南京缺乏纵深,无论是军事还是地理都不利,迁走后还能把城市还给江苏省政府管辖,便于更好利用扬子江搞建设。杨秋保护古城,建设类似华盛顿特区那种纯政治首都的想法也得到大家认同,但他想把天津也合并进去的想法遭到徐秀钧和张文景等人的反对。

反对者都是搞经济的。蔡公时更觉得要建设肯定要有起码的基础。在梁士诒等人建设山东民营钢铁厂,青岛烟台又是美商工业投资重要地区的情况下,河北再建大工业就有重复浪费之嫌,不如继续保持天津直辖市地位,这样就可以把破坏古建筑的必须工业放在天津,不至于京津地区没一点工业能力。

杨秋最后采纳了他们的意见。

在改总统制上大家比较认同。从民国前十年来看,强人政治根深蒂固,杨秋能以副总统靠党派挟制国会除了手握兵权威望没人能及外,也因为民间希望看到他这样的强人站出来带领大家,所以总统制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他上台后的权利,不至于陷入内耗。上次吵架的张文景本来是反对的,倒不是怕杨秋滥用权力,而不是想国家陷入混乱,怕他再玩挟制民意的招数,但听说此事由黎元洪负责后稍稍松口气,也没再反对。

统一意见后杨秋重新回南京开始正常工作,苗洛因为要去广西开展妇女工作现在比他还忙,所以家里全靠芮瑶忙里忙外。回南京后他又立刻找吕碧城,举行了一个非常低调的婚礼,只宴请吕碧城的家人和一些好朋友。

得知杨秋有迁都的打算,已经从才女脱变为精明女强人的吕碧城立刻让人在北京郊外买下一栋大别墅,然后又发电报征询苗洛的意见。见她事事都要先告知“大夫人”,连百忙中的杨秋都笑的合不拢嘴,惹得吕碧城直跺脚,谁让她一下子成了“小三”呢。

迁都和改制要等黎元洪第三个任期才开始,但有些事情要先准备起来。军方是最重视的,以前所有保卫工作都以南京为核心,现在要逐步向北京倾斜。所以杨秋先打电话给常驻津京的101警卫师师长谵蒙,同时还拨款扩建北京南苑机场,调第3、5两个装甲旅和驻扎在上海的102警卫师北上,进驻位于廊坊的京津警备区基地。

虽然比南京因为有渤海屏障纵深较大,但渤海海峡的防御还必须加强。在威海、青岛、旅顺都有海空基地的情况下,海军决定将庙街列岛的北城隍岛和南城隍岛彻底改为海峡要塞,将从意大利买回来,已经被拆卸的原联合力量级战列舰特格霍夫号(非民国海军拥有)上的4座305mm三联装舰炮全部放到海峡要塞上,加强对渤海海峡的控制能力,还准备在海岛上放两个鱼雷艇和潜艇大队,配合北洋舰队在必要时封锁海峡。

当然海军也不会那么保守,得知迁都的事情后程壁光先表示支持,又提出胶海防御线计划。即必须确保拥有封锁胶州半岛至朝鲜海州这条防线的能力。当然,他最后也发扬了海军伸手要钱的本事,委婉提出还需要4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才能确保首都安全云云……台湾岛级重巡洋舰还没全部交付就又伸手要经费,杨秋实在是受不了海军的厚脸皮。但看在他左一句保卫首都,右一句为国尽忠,加上正式迁都也需要海军支持,干脆让国防部以招标方式向各家船厂寻求4艘新重巡洋舰的设计,但建造需要等到1927年左右。

陆军肯定因为要加强津京地区防御拿到不少经费,海军又招标4艘新重巡洋舰得意洋洋,空军当然也想来分杯羹。于是薛慕华亲自找杨秋要求建造新飞机。却没想直接被踢出国防部。不是杨秋不知道航空重要,而是王助和巴玉藻都告知发动机获得突破已经不远,所以再造一堆帆布木头很不合算。

军队需要调整,京津地区也需要能压住阵脚确保过渡期不出乱子的官员。他想起从埃及度假回来正在国防大学短期进修的王庚,和萧安国商量后,任命他出任京津警备区司令。同时又调山东省国社委员,青岛市长,曾在哈佛大学学习金融和管理的史译宣出任北京市市长。

现在的杨秋和国社可不是10年前望着袁世凯夹袋里那串能臣武将流口水的地方势力了。国社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最大人才库,全国七成官员和军官都是国社党员,绝大多数华人工程师也都加入国社或愿意听从杨秋调遣。史译宣就是其中佼佼之辈。不仅将青岛管理得仅仅有条,还是全国第一位出国考察招商的学者型市长。

和平时期的军队调动总会引发关注,中央警卫师又被誉为军中之军,是国防军九大核心主力之一。102师北上自然免不了有人议论,暗暗猜想调动背后的意义。随着海军要求增加渤海海峡防御的预算报告递交到国会,迁都的声音开始喧嚣尘上。由于还没到公布时间,所以无论是总统府还是总理府,对此事都三缄其口,但老北京城的一些迹象还是让有心人明白迁都恐怕是势在必行了。

无论是迁都还是冲刺中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都没影响到一些人的工作。

从福州驶来的四海轮缓缓驶入坤甸港。码头上接亲地或伸头眺望,或高举写着名字的纸牌,焦急的看着正在下船的乘客,旁边船工们则吆喝口号,准备等船停好抓紧时间上货。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