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
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
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韩忠、白易、柳元三人若有所思,这首诗或许真的包含了这样的情怀,又或者完全是他们想多了.
当然,对于孩子们而言,就无须考虑这些了。
……
无数的家长们在看到第二诗的时候,更是愣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反应过来,有些家长甚至等到网络上,其他人说出答案之后,才终于恍然大悟。
这倒不是说很多人都不够聪明,而是因为大家从来就没有想过,一首诗原来还可以是谜题。
李凡的这首《远看山有色》,让所有人大开眼界,原来还可以这样作诗,不愧是传说中的谪仙人。
家长们在恍然大悟之后,自然是惊喜不已,这里惊喜的是诗作本身。
惊喜过后,家长们又慢慢品出了,孩子们学习这一首诗能够得到的好处。
这下子,一众家长们在惊喜过后,又感到了更大的惊喜。
“太棒了!简直是太棒了!李凡先生太了不起了,我的孩子能够学习到这样的古诗,实在是太幸运了。感谢李凡先生!”
“孩子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感觉能够收获太多太多的东西。越想越是让人激动,孩子们生在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李凡先生的这种构思真是绝了,也看得出李凡先生的用心良苦,希望以后孩子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不要辜负了李凡先生的良苦用心。”
“这就需要老师和我们这些家长,好好的引导孩子们了。我对此非常的兴奋好期待。”
“我也是,希望快点在课本上见到这首诗。当然,还有前面的那首《山村咏怀》。嗯,还是接下来的第三首诗。我看看第三首诗是什么?”
“好,让我们再看李凡先生的第三首诗,真是让人期待!”
“……”
第三首诗紧跟其后,诗名叫做《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是李凡前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原名叫做《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原诗一共有八句,后面还有四句: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于孩子们来说,后面四句显然过于复杂了,所以李凡只截取了前面四句,取名为《草》。
这诗颇有些奇妙,仅取前四句也能够自成一首完整的诗。
而且,还饱含着韵味和哲理。
……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