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书献听了王旁的话,沉思片刻说道:“以令尊的才学和资历,若真能像王爷说的那样出来主持大局可是再好不过了!只不过我也听说这几年,圣上几次召令尊回朝任官,都被令尊拒绝了。八≥>一中文≯ 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再复出啊?!”
王旁站起身来朝书案走去,一抬头迎面的见墙上贴着一副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他指着这副字对侯书献说道:“侯先生,你看这是家父亲手所写,这么多年我一直带在身旁。说起这幅字还真有点典故,也许我说了您也就明白家父的用意了。”
“皇佑二年夏天,父亲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越州写下此诗。这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的家父还是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胸臆,寄托壮怀。后来这幅字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当我从混沌中醒了,第一眼看到的大概就是这幅字了。当时我还不明白,但是现在我明白了,家父可谓是豪情在胸。之所以家父拒绝圣上美意,恐是因为时机不成熟,或者无法施展胸中抱负。我想若有一日,能让家父一展万言书中之才,必能成就大事!”
听王旁说的十分坚定,侯书献也站起身来看着题字说道:“我记得苏子瞻也有一:《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下比较可谓意境之大不同啊!一个是当局者迷,而令尊这则是从气势上就已经站在一个高度了。难怪王爷做事也是如此,看来果然是继承了令尊的豪气啊!”
王旁心中暗笑,自己何来的继承,不过倒也无可反驳。他带着诚恳的微笑说道:“侯先生,您一直跟着我奔走,邕州的情况您是最了解的。在邕州咱们推行的保甲法,农田水利法以及青苗法,都是按照家父的设想去做的。我想请您去一趟临川,将这段时间在邕州的情况汇总一下讲给家父,或者对他的想法可以更加完善一些。另外,如果听到朝中有什么重大的变故,也请家父做好准备,当断则断啊!”
侯书献看着王旁的目光肃然起敬:“王爷料事如神,深明大义!王爷对朝廷可谓忠心,又知令尊忧心之事,可谓是孝。能够辅佐王爷,也是我侯书献之福。那王爷您就多保重,我这就准备去临川之事。”
王旁听侯书献这番赞誉,心想这古人夸起别人来还真够能捧的,自己抵抗力这么强的人,也未免听的有些飘飘然。王旁忙说道“多谢先生,您先准备一下,我让蔡京陪您同行,以便路上有个照应。”
二人商定好这件事,王旁请侯书献下去休息,自己又看了看书案上的那些请柬,猛的想起来柔儿说大公子还等着见他呢,忙命人去请王元泽。
兄弟二人一别又一年见面,听到门外有脚步声,王旁知道定是元泽来了,他急忙起身绕过书案,迎了过去。门分左右,元泽从外面走了进来,乍一见面兄弟十分亲热,互相问候完毕二人落座。元泽略带不快的说道:“弟弟你如今可真是大忙人,我这做兄长的要见你,都这么难啊!”
王旁无奈的笑了笑说到:“兄长莫怪,你看我这不是一忙完手头事,立刻请你了嘛?兄长这么着急见我,是什么事啊?”
“唉,还说请?算了,我也知道你是大忙人,我就直说了吧。为兄有件事想请贤弟你帮忙!”
“你我兄弟二人,还说什么帮忙不帮忙的话,哥哥你说吧!”虽然王旁知道,自己前世的年纪要比元泽大很多,但谁让他来宋朝就是现在这个身份呢?况且两个人兄弟感情也很好。
元泽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唉!你我乃是亲兄弟,差距竟是如此大矣!”
王旁看他一句一唉声,这才注意到,元泽神情十分暗淡。如今元泽又消瘦了许多,眉宇间似有几分忧郁,王旁宽慰说道:“哥哥你说什么呢?前段你我通信之时,哥哥还说你考中了进士,小弟望尘莫及啊!羡慕还来不及了,你若是怪我疏忽,择日我摆上一桌为哥哥好好庆祝一下!”
“行了,你就别取笑为兄了,中了进士有什么用。现在朝廷也有了任命,你要不帮为兄,那以后咱们兄弟可又天各一方了。”
广告位置下